百科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

税后净利润怎么算

网络转载 2024-05-23 12:03:55

税后净利润计算公式:

税后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利润总额×(1-所得税率)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

利润分配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将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合并,计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负数(即亏损),则不能进行后续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即本年累计盈利),则进行后续分配。

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按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的本年净利润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盈余公积金的基数,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税后利润。只有不存在年初累计亏损时,才能按本年税后利润计算应提取数。这种“补亏”是按账面数字进行的,与所得税法的亏损后转无关,关键在于不能用资本发放股利,也不能在没有累计盈余的情况下提取盈余公积金。

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

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

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违反上述利润分配顺序,在抵补亏损和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发放的利润退还公司。

想全面掌握税后净利润计算公式,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查看利润的构成及相关会计处理

上一篇:套期会计_2021年注会《会计》导学课堂
下一篇:权益法下分配现金股利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