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

非洲蝗灾2020年4月再爆发最新消息

2024-10-17 19:36:48 来源:互联网

此前非洲的蝗灾出现,国内专家就表示可能发展到中国云南、**、新疆等地区,事实确实如此。4月10日我们发现新一轮非洲蝗灾来袭,本次规模将是上一次的20倍之多,下面我们来看最新消息。

一、非洲新一轮蝗灾再来

4月10日据美联社报道,第二波蝗灾已开始侵袭非洲,数十亿只沙漠蝗虫的幼虫在索马里被大量繁殖,正寻找着随季节性降雨而涌现的新鲜植被。当前疫情严重情况下,肯尼亚国家要求居民留在家中,不要出门。对于当地数百万本已脆弱的民众来说,抑制病毒的传播远不如对抗蝗灾重要。他们努力与蝗虫“作战”,一些村民还使用了引爆金属锅,吹口哨或扔石头的方式驱赶蝗虫,可想而知对大规模蝗虫群没有多大伤害。

二、这一次爆发将是此前的20倍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称,此次暴发的规模是靠前次的约二十倍,东非的形势“令人极为震惊”。蝗灾会对粮食安全和生计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该机构预测,6月下旬和7月下旬将有新一轮的蝗虫种群繁殖,这与收获季节相吻合。而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农药的跨国运输受到延误,蝗虫防治专家也难以到达受灾严重地区。

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提高援助,并建议在更多降雨来临前立即采取行动。

三、中国云南、**等地区如何防蝗

3月26日,全国农技中心制定并出台了《2020年沙漠蝗虫防治技术方案(试行)》和《2020年蝗虫监测与防控技术方案》。在《试行方案》中,全国农技中心推荐多种药剂以应对沙漠蝗虫有可能造成的入侵危害,其中包括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白僵菌、苦参碱、印楝素等。

具体防控措施如下:

(一)加强监测预警

加强云南、**、新疆等可能迁入高风险区虫情监测、及时预警。沿中印、中巴、中缅边境线,以交通沿线及海拔较低的山口和河谷等风险地带为重点,在200公里范围内以县为单位布设一批监测点,采用昆虫雷达、高空测报灯、蝗虫调查设备等工具监测,3-8月安排专人观测,同时发动群众开展人工调查,密切关注沙漠蝗成虫迁飞动态,确保早发现、早控制。

(二)监测防控重点区域

云南重点加强怒江、德宏、临沧、西双版纳、保山等中缅、中老边境地带监测防控;**重点加强林芝、山南、日喀则、阿里等中印、中尼边境地带监测防控;新疆重点加强喀什、和田等中巴边境地带,同时兼顾伊犁、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等中哈边境区域监测防控。

(三)主要防治措施

成虫应急防治:大量成虫迁入区,采用化学应急防治。在迁入蝗群所在地四周50-150公里的成虫预计飞行范围内,依托应急防治队伍或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选用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高氯·马等有机磷或菊酯类农药单剂或复配剂,采用飞机、大型施药器械等实施地毯式、围剿性喷雾防治。在无水生生物、错开油菜等作物花期的区域发现沙漠蝗成虫时,可选用氟虫腈等特效药进行铲除性防治。

蝗蝻防治技术:如果少量迁入成虫在侵入地产卵、孵化并发育为蝗蝻,可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控制,推荐药剂为绿僵菌、白僵菌、微孢子虫、苦参碱、印楝素、苦皮藤素等,也可以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虫脲等)防治。

上一篇:历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作品(2020年更新)
下一篇:16省市一省包一市支援湖北(除武汉外)_具体对口名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