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规定是多少(坏账准备计提的最新规定)
2023-08-28 01:52:21
来源:互联网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为应收账款等债权减值而计提的准备金比例。该比例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对应收账款等债权的风险把握程度。
最新规定中,我国财政部于2023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工具减值》。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明确规定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根据应收账款等金融工具的风险特征、市场情况和企业经营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对单个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应根据该应收账款的风险特征和市场情况确定。对于有明显风险的应收账款,应提高计提比例,反之则可以适当降低。
对于账龄在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得低于1%。对于账龄在1年以上但未达到2年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得低于3%。对于账龄在2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不得低于5%。
对于其他金融工具,企业应根据其风险特征和市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计提。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仅适用于金融工具的减值计提,而对于其他应收账款等非金融工具的坏账准备计提,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主决定。
总之,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规定是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要指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计提,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