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

企业增加值(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2023-12-02 17:07:31 来源:互联网

企业增加值

增加值:是指企业在工业活动中创造的价值。

用生产法计算:

工业=工业总产值

-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

(一)工业中间投入

1、定义: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3、分类:

(1)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对象可以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中间物质投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其他实物产品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货物运输及邮电业)的服务费用。中间劳务投入指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如金融、保险、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的服务费用。

(2)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如下五大项:

①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其他直接材料等)。

②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其它)。

③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运输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宣传费、咨询费、诉讼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坏帐损失、研究开发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职工教育费、土地损失补偿费、其它等)。

④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业务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中的非个人支出、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其它等)。

⑤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

日常统计中计算中间投入是按第二种分类计算。

4、计算方法:计算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方法可以分为二种。

一是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财务费用(或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

二是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在实算操作过程中,可采用倒算法计算。

5、资料来源:计算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可分别根据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归纳整理填报。

(二)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

企业增加值怎么算

1、一定时期内企业在生产产品中增加的价值,价值构成C1+V+M(即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2、企业增加值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本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转换的物质产品和。

企业增加值如何计算

生产法: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工业中间投入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一进项税额一减免税款一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一年末未抵扣数。

分配法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关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的计算,该指 标的计算与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保持一致。若会计产成本核算中计算该部分成本,则计算工业总产值时要包括这分价格;否则,不包括。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该指标应为本。期折旧,而不是累计折旧。所以在计算该指标时要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的期末数减期初数取得。

“修理费”的计算:“修理费”是指本企业对外支付的修理费用,属中间投入,不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互相修理。

计算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所使用的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使用“生产者价格”,即工业品出厂价格;计算中间投入使用“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分别为当期的平均生产者、购买者价格。

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本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转换的物质产品和。

什么叫企业增加值?

企业增加值,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公式: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

公式: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值+营业盈余

企业增加值怎样计算?需要简单的回答。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一进项税额一减免税款一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一年末未抵扣数。

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扩展资料:

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产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

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作这样的处理:首先由各个成品生产分厂的统计人员分别报送本期(报告期,一般按一个月结算一次)品产合格入库量(按各种规格明细分类报出),然后由销售部门的统计人员报送按品种规格的销售单价,再将产品产量和产品销售单价按品种规格对应相乘得出本期生产成品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增加值

关于企业增加值和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上一篇:浙江省公积金中心(浙江省公积金中心周末上班吗)
下一篇:巍巍昆仑是什么意思(昆仑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