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A105050职工薪酬支出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中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数据怎么填?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一、工资薪金支出”: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金额。(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照第1列和第2列分析填报。(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2.第2行“其中:股权激励”:本行由执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26号)的纳税人填报,具体如下:(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职工股权激励计划,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2)第2列“实际发生额”:填报纳税人根据本年实际行权时股权的公允价格与激励对象实际行权支付价格的差额和数量计算确定的金额。(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行权时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照第1列和第2列孰小值填报。(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3.第3行“二、职工福利费支出”:填报纳税人本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福利费的金额。(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职工福利费用实际发生额。(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14%)。(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14%、本表第3行第1列、本表第3行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报。(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4.第4行“三、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填报第5行或者第5+6行金额。5.第5行“其中:按税收规定比例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适用于按照税收规定职工教育经费按比例税前扣除的纳税人填报,具体如下:(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不包括第6行可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职工教育经费实际发生额,不包括第6行可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4)第4列“以前年度累计结转扣除额”:填报纳税人以前年度累计结转准予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余额。(5)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不包括第6行可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扣除比例与本行第1+4(2+4 ?)列之和的孰小值填报。(税屋提示: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扣除比例与本行1+4、2+4列之和的孰小值填报?)(6)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7)第7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额”:填报第1+4-5(2+4-5 ?)列的金额。6.第6行“其中:按税收规定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适用于按照税收规定职工培训费用允许全额税前扣除的纳税人填报,具体如下:(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职工教育经费本年实际发生额(可全额扣除的职工培训费用金额)。(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100%)。(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7.第7行“四、工会经费支出”: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拨缴工会经费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等金额,具体如下:(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计入成本费用的工会经费支出金额;(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工会经费本年实际发生额。(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2%)。(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2%与本行第1列、本行第2列三者孰小值填报。(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8.第8行“五、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填报纳税人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金额,具体如下:(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本年实际发生额。(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按本行第1列、第2列以及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各类基本社会保障性缴款的金额孰小值填报。(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9.第9行“六、住房公积金”:填报纳税人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及其会计核算、纳税调整金额,具体如下:(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住房公积金金额。(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住房公积金本年实际发生额。(3)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金额,按本行第1列、第2列以及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住房公积金的金额孰小值填报。(4)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10.第10行“七、补充养老保险”:填报纳税人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的会计核算、纳税调整金额,具体如下:(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补充养老保险金额。(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补充养老保险本年实际发生额。(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5%)。(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补充养老保险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5%、本行第1列、本行第2列的孰小值填报。(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11.第11行“八、补充医疗保险”:填报纳税人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的会计核算、纳税调整金额,具体如下:(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会计核算的补充医疗保险金额。(2)第2列“实际发生额”:分析填报纳税人“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下的补充医疗保险本年实际发生额。(3)第3列“税收规定扣除率”:填报税收规定的扣除比例(5%)。(4)第5列“税收金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补充医疗保险的金额,按第1行第5列“工资薪金支出/税收金额”×5%、本行第1列、本行第2列的孰小值填报。(5)第6列“纳税调整金额”:填报第1-5列的余额。12.第12行“九、其他”:填报其他职工薪酬的金额。13.第13行“合计”:填报第1+3+4+7+8+9+10+11+12行的合计金额。二、表内、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4行=第5行或第5+6行。2.第13行=第1+3+4+7+8+9+10+11+12行。3.第6列=第1-5列。4.第7列=第1+4-5列。(二)表间关系1.第13行第1列=表A105000第14行第1列。2.第13行第5列=表A105000第14行第2列。3.若第13行第6列≥0,第13行第6列=表A105000第14行第3列;若第13行第6列<0,第13行第6列的绝对值=表A105000第14行第4列。
其他文章
- 申报残保金时提示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小于社会平均工资50% 这个有风险吗
- 紧急求助一下:报税的那个电脑开不了机了,在新的电脑里下载了报税软件可以把原来报过的内容带过来吗?如何操作?谢谢
- 增值税申报表的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是不是就是我们的营业收入,不算营业外收入把,
- 股东减资用不用考虑未分配利润?
-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取得的进项税,怎么入账呢,还是进到进项税吗,具体会计科目怎么做呢
- 请问金蝶云星空版 如何按供应商查明细账
- 独立核算的分公司,总公司可以一起核算所得税吗?
- 一般纳税人清包工可以开3%专票不可以开普票是吗?简易计税的只能开普票是吗?
- 本期如果有在外地预交的税款,增值税申报的时候怎么申报?
- 开办费用要在营业前结转?还是下个月结转
- 计提工会经费计入什么科目呀?问了两个给了两种答案。
- 坏账准备计提的 信用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 借贷方向代表增加还是减少
- 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为负数,预收账款为正数,这两个表示什么意思?
- 餐饮行业印花税是怎么核定的,税率是多少?
- 你好!行业协会会员费收入属免税收入吗
-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区别是什么?
- 企业给员工发的过节费,做账怎么处理合适,这个也需要缴税吧
- 建筑类,成本 人工 费用 利润比例分别是多少啊?
- 你们好,请问下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文件怎么下载?在电子税务局网站里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如何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