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星球演化过程?
2024-10-28 20:44:14
来源:互联网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始于50亿年前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块的引力坍缩。
大多坍缩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原始太阳,当时的太阳由于自身的高压只是发光高热,其内部并不产生核聚变。随着分子云的不断聚集,密度增大引力也极具增大,两者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等到一定程度后,太阳中心在巨大的压力与高温下产生核聚变,从此原子炉正式点火,核聚变产生的能量***着巨大的自身引力不在继续向内坍塌,最终达到动态平衡。一颗恒星终于形成了。然而其余部分摊平并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陨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阳系天体系统。从形成开始至今,太阳系经历了相当大的变化。有很多卫星由环绕其母星气体与尘埃组成的星盘中形成,其他的卫星也有可能俘获而来,或者来自于巨大的碰撞(地球的卫星月球属此情况)。
天体间的碰撞至今都持续发生。行星的位置经常迁移,某些行星间已经彼此易位。可能我们现在的海王星与天王星就是被木星与土星的合力从原先的太阳系内轨道甩向了外轨道。就如同太阳和行星的出生一样,它们最终将灭亡。大约50亿年后,太阳的核聚变反应停止,引力在于核聚变产生的能量之间的大战中占据上风,太阳的内核最终会被压缩成一颗密度超大的白矮星。
太阳的外壳由于内核的引力减小向外膨胀,膨胀超过现在的直径很多倍(成为一个红巨星),地球可能会不可幸免的被吞噬。当外壳不断扩大最终将会分崩离析形成新的星云,并留下被称为白矮星的恒星尸骸。在遥远的未来,太阳的环绕行星会逐渐被经过的恒星的引力卷走。它们中的一些会被毁掉,另一些则会被抛向星际间的太空。最终,数万亿年之后,太阳终将会独自一个,不再有其它天体在太阳系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