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推迟退休年龄的利弊
推迟退休年龄的利弊
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始于1951年,在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中规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1955年,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中规定了女干部退休年龄为55周岁,随后,又针对特殊工种人群规定了连续工作10年以上可提前5年办理退休手续,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可提前10年办理退休手续,以及高级专家可以推迟5到10年退休。这些退休政策沿用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跨越,人们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口老龄化也日益凸显严重。
推迟退休年龄的积极作用
首先,推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金的压力,这个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推迟退休年龄后,一方面会延长参保人员的缴费时间,使养老保险金的积累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又缩短退休金的发放时间,可以有效的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保险金支付压力,确保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持续性。
其次,由于平均寿命的提高,低龄退休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很多职工退休后身体还处于健康状态,再加上工作多年积累的经验,以及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退休后在家里也闲不住,从而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出现了大量的返聘现象。因此,推迟退休年龄可以更好的开发老年人力资源。
推迟退休年龄的负面作用
推迟退休年龄,对于工作相对轻松,收入稳定的人群来说,当然希望晚一点退休,但是对于很多企业和职工来说,无疑是反对的。
首先是大部分企业是根据效益来计发工资的,作为职工本人,有时候在企业工作时领取的工资甚至没有退休后领取的退休金多,当企业不景气时,会出现内退、退养的方式,使部分职工自己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因此,很希望尽早退休,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推迟退休时间会造成职工队伍的不稳定。
其次,作为企业来说,也不希望推迟退休年龄。近年来,由于养老保险费的不断提高,很多企业感觉压力很大,甚至成为企业领导最头疼的事情,欠缴养老保险费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企业甚至多年不招收新的员工,而去返聘已退休的人员,从而降低人员成本。如果推迟退休年龄,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负担。
其他文章
- 申报残保金时提示上年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小于社会平均工资50% 这个有风险吗
- 紧急求助一下:报税的那个电脑开不了机了,在新的电脑里下载了报税软件可以把原来报过的内容带过来吗?如何操作?谢谢
- 增值税申报表的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是不是就是我们的营业收入,不算营业外收入把,
- 股东减资用不用考虑未分配利润?
-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取得的进项税,怎么入账呢,还是进到进项税吗,具体会计科目怎么做呢
- 请问金蝶云星空版 如何按供应商查明细账
- 独立核算的分公司,总公司可以一起核算所得税吗?
- 一般纳税人清包工可以开3%专票不可以开普票是吗?简易计税的只能开普票是吗?
- 本期如果有在外地预交的税款,增值税申报的时候怎么申报?
- 开办费用要在营业前结转?还是下个月结转
- 计提工会经费计入什么科目呀?问了两个给了两种答案。
- 坏账准备计提的 信用减值准备属于什么科目, 借贷方向代表增加还是减少
- 资产负债表上应付账款为负数,预收账款为正数,这两个表示什么意思?
- 餐饮行业印花税是怎么核定的,税率是多少?
- 你好!行业协会会员费收入属免税收入吗
- 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区别是什么?
- 企业给员工发的过节费,做账怎么处理合适,这个也需要缴税吧
- 建筑类,成本 人工 费用 利润比例分别是多少啊?
- 你们好,请问下一般纳税人资格证明文件怎么下载?在电子税务局网站里
-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是如何确定的?